再听《伏尔加船夫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为大家所熟悉的俄罗斯民歌。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上大学时听77级学长在 一次联欢晚会上演唱的。那时的我对这首歌并无特殊印象。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却越来越能感受到这 首歌的内涵和力量。我曾听过这首歌的多种版本,包括合唱班同学的演唱。但是最令我感到震撼的,还 是这首俄罗斯原文的合唱版。汶川地震后的这些天,我常常戴上耳机,独自一个人倾听这首《伏尔加河 船夫曲》。从中汲取力量,为我的祖国祈祷……
|
||||||
|
这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的纤夫》。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 下向前挣扎。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我们仿佛能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 微弱的无奈声、号子声中,纤夫们用整个身心负着沉重的货船前行,蹒跚着,紧紧地拉住了自己的生 命之纤,深沉而又粗壮有力。伏尔加河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前面的路程仿佛永远没有 尽头…… 但是,他们没有失去希望,他们要“踏开世界的不平路”,他们“迎着太阳唱起歌”,他们依然热爱 着生养自己的土地-“伏尔加,伏尔加,母亲河。” 随着歌声力度的不断加强,沉重的步伐、拉纤 的号子和痛苦的呻吟,逐渐变成了不屈不挠的、向命运抗争的气壮山河的呐喊。 如果说,这首歌的前半段的低沉呻吟让我联想起聂耳的《大路歌》,这首歌的后半部分则让我看到那 些三峡纤夫,就像听到了那响彻在四川条条激流中的川江号子。我的同胞们,他们经受了太多的苦难。 但我相信他们就像伏尔加河上的船夫那样,不屈服于天灾! 顽强的向命运作斗争! 四川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四川对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70 年前,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是四川的千山万壑帮助我们抵挡了日军的进犯,保护下了中华民族 的血脉和精华;朝鲜战争中,川籍士兵的伤亡人数高居中国各省市之首(可记得黄继光、邱少云?); 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又是川军贡献最多牺牲最大(可知道滚雷英雄罗光燮?);四川为中华民族 贡献了自己最优秀的儿子-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不知有多少高楼大厦铁路桥梁是四川民工 的血汗筑成的。四川的重要性、四川在中国的地位是任何其它地区所无法替代的。70年前,四川是 全中国的抗战后方;今天四川有难,全中国就是四川人民的后方。有全中国人民的支援,四川必将如 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歌声渐弱而下,逐渐消逝,仿佛纤夫们已走远离去,但是,那呐喊声却还久久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