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结束
- 录取前后
- 准备入学
- 告别父母
(一)高考结束
那一年,七月流火。高考结束。
经历了有生以来最紧张、最有奔头的半年。我们像是跑步闯过了终点线。如释重负。
不管是冠军还是打狼,我们都可以,也必需喘口气了。
从上一年底不期而遇的高考中的铩羽而归,到这一年的再试锋芒,仅仅七个月不到
的时间。七个月,我们学完了两年的课。五月初考,平均九十分,全县第二。七月
统考,平均八十分,仍是全县第二。
那是我最得意的时候。少年得志,出尽风头。记得有一天,妈妈从外面回来,对我
好一翻感叹,“小滨哪,妈都跟你沾光了。”妈妈说,“我在外面走,以前不熟悉
的人都来跟我打招呼。有些人握著我的手说,‘俺们家孩子不需要考你家宾宾那个
分,只要能进个大专就心满意足了。你是咋教育的呀?’”。
想想仅一年半以前,本人还是个本县最差的中学最差的班的小混混,(见本人作品
《在那举国同悲的日子里》),一个被工宣队盯著的“争青对象”。记得那年期末考
试,化学题是这样几道题,1。请写出氢元素符号,兄弟我答不上。2,请写出氧元
素符号,兄弟我还是一头雾水。3,请写出水的分子式,TMD我更没门了。最后,本
人光荣地得了零分,一个大大的鸭蛋。十八个月后,本人却是镇上乃至全县的知名
人物了。。。那年,我十六岁。
那年的这个暑假真是美好。白天或走东家串西家,或在家里吹口琴读杂书。下午至
傍晚的时候则多泡在蓝球场上。这天正在家里的窗前写日记,同班同学骑车来通知,
说老师要全班到学校集合。
班主任刘云秀,顺便提一下是个男的,那时已是成了县里的知名人物。全县高考的
前几名出在他的班。须知,我们那个班是自然组成的,并不是通过考试组成的重点
班。刘老师是哈师院音乐系毕业的。为此,我们班的文艺活动搞的轰轰烈烈,经常
在校内校外演出。
来到学校,同班的男女生都已先来到了。因为是在放假,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树
丛里的鸟叫声不时传来。我们坐在本班的教室里,窗外的阳光射进课堂,把教室照
的宽敞明亮。坐在我熟悉的课桌后,打量著这熟悉的课堂,想到再有几个月就要开
始的大学生活。。。那时的我对生活真是充满了憧憬。
刘老师来了。他讲了很多鼓励的话。我们这些考上大学的,还有那些不想再复习考
大学的都将毕业。剩下的那些对考大学还抱有希望的则再念一年,即十年。最后,
刘老师说,大家就要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了,我们再一起学唱一首歌吧。他把自己填
词谱好的歌抄在黑板上。然后一句一句开始教唱。我们就这样,伴著这首歌度过了
中学时代的最后那个下午。那首歌的歌词是这样写的:
七月的醺风吹动著花香。
辽阔的大地洒满了阳光。
迈开大步,走向生活。
条条道路向我们开放。
再见吧,亲爱的母校!
再见吧,亲爱的老师!
再见吧,再见吧。
我们就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让青春发出光芒。
我们就要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让青春发出光芒。。。。
我们曾希望再集体登台演出一次,希望能在全校老师同学面前唱这首歌,向他们挥
手告别。可惜,后来由于很多同学都因为忙而未能再集中起来,演出的事未能付诸
实施。但那首歌,却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里。那天学唱这首歌的同学,大约有四五
十人吧。真不知还有几人记得这首歌。。。